|
|智能客服|![]() |
上周上证指数收于3054.30点,上涨2.22%;深证综指收于2038.73点,上涨1.31%;沪深300指数收于3276.28点,上涨2.63%;两市股票累计成交3.32亿元,日均成交量较上周下降1.01%。
上周表现最好的板块依次为家电、综合、通信,表现最差的依次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电力设备;过去4周涨幅最大的依次是国防军工、综合、煤炭,表现最差的依次是房地产、银行、纺织服装。
图1:行业涨幅比较图(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
· 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杨飞管理的国泰估值优势(160212)、国泰中小盘成长(160211)和国
泰金龙行业(020003)最近1年的业绩在46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均位列同类前10;周伟锋管理的国泰金鹰增长(020001)和国泰价值经典(160215)今年以来的业绩在48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同类10%左右;其与彭凌志共同管理的国泰互联网+(001542)今年以来的业绩在14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位列前10%;
· 指数基金方面,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基金(160222)和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分
级(160221)今年以来的业绩在394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10;
· 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国泰信用互利分级债券(160217)今年以来的业绩在174只一级债基中排
名前10,国泰双利债券(A类020019,C类020020)在267只二级债基位列同类前10%;
· QDII基金方面,国泰纳斯达克100(QDII,代码:160213)最近1年业绩在73只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0;国泰境外高收益债(QDII,代码:000103)今年以来的业绩在17只QDII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1。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6-07-15;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上周五中国二季度GDP年率等宏观数据发布,表明上半年的稳增长措施既有成效又还面临压力。成效方面,主要是完成增长目标、工业结构继续高端化、社会消费依然呈两位数增长。而压力方面,采矿业产出负增长、房地产投资下滑、第三产业贡献率下降等问题仍然存在。
展望未来,我们建议投资者仍然以均衡配资为主,可适当加大银行等防御类板块的配置,并继续关注估值和业绩比较匹配的板块及高景气度板块,如养殖、化工、医药中的部分品种。
上周央行超量续作MLF对冲到期规模,资金面整体宽松。银行间隔夜回购较1日上行0.97BP至2.0309%,7天回购下行0.64BP至2.4185%。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1300亿逆回购操作、1950亿逆回购到期。上周央行MLF投放2590亿元,MLF回笼2270亿元,所以上周央行净回笼773亿。二级收益率方面,短端受资金面影响收益率有所下行,1年期国开债下行2.53BP至2.39%,长端受宏观经济影响有所上行,10年期国开上行约2.91BP至3.18%。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以维稳为主,债市慢牛的基础稳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或将震荡上行。短期来看,二季度经济走平,基建投资和消费继续支撑,信贷回升趋于正常化,企业融资能力有所提升,货币增速虽然下滑,但难以影响货币政策方向,未来货币继续维持稳健。同时,财政积极背景下,经济继续企稳概率大,长端利率继续维持区间震荡格局。长期来看,下半年考虑到房地产逐步回落、通胀回落、去产能力度加大、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经济可能再次向底部靠拢,届时或将还会有新的宽松。政策性金融债利好,而信用风险也并未消除,因此短期超跌的利率债或存交易机会。
上周全球风险偏好有所回升,美日欧等主要权益市场反弹明显。美股三大股指上周涨幅达1.5-2%,其中标普500和道指在上周五一度攀升至2169.05和18557.43点,双双刷新了盘中历史最高纪录;因英国退欧冲击逐步消退,叠加欧洲银行业危机有所缓和,欧洲股指上周纷纷上扬,其中德国DAX指数大涨4.54%;亚太方面,日经225以单周9.2%的涨幅领冠全球,因安倍成功赢得选举,市场预期日本政府将出台更多宽松政策。大宗商品方面,作为风险资产的原油和铜、铝等工业金属上周出现明显反弹,而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和部分农产品则迎来下跌。外汇市场方面,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美元指数上周小涨0.4%至96.68;因市场预期日央行将在近期推出“直升机撒钱”这一终极货币宽松政策,日元兑美元上周下跌4.13%,创2000年以来最大跌幅;因英央行在上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英镑兑美元得以迎来单周1.8%的反弹。债券市场方面,受美国宏观数据向好的支撑,2年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周分别大幅上行8bp和23bp至0.71%和1.6%。
上周发布的重要经济数据中,美国消费和核心通胀的双双超预期上行,推升了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美国6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远好于预期的0.1%,其中核心零售环比增长0.7%,好于预期的0.3%,表明美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坚实;美国6月CPI同比增速1.0%,虽小幅低于预期的1.1%,但核心CPI同比增速升至2.3%,好于预期并创2009年以来最高。中国经济短期企稳,但下行压力仍大。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速6.7%,较一季度走平,呈阶段性企稳态势;但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较一季度的10.7%有所回落,6月份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0.3%和-0.1%,均首次出现负增长。
展望本周,美国7月住房建筑商协会指数NAHB(7/18)、6月新屋开工/营建许可(7/19),以及6月成屋销售(7/21)等一系列房地产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此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7月PMI初值都会在本周五(7/22)发布,许多投资者将透过这些数据初步判断英国退欧事件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冲击;央行动态方面,本周欧央行决议将在7/21发布,市场预期欧央行将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不会采取额外宽松。
在经历了连续六周的上涨后,国际黄金价格上周出现了震荡回调,全周下跌2.09%至1337.29美元/盎司,其中周二全天下跌23.1美元,为英国退欧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此外,全球最大的黄金ETF美国SPDR Gold Trust的持仓上周意外减少15.44吨,为今年以来单周最大流出,显示黄金ETF在经历了半年多狂热的需求后,市场分歧隐现,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股票等其他投资品种。造成上周金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市场普遍预期在退欧公投后英国央行会在上周进行降息,但7月14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却公布决定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并保持3750亿英镑的购买规模,令投资者大感意外。此次英国央行不降息的理由包括英镑目前大幅贬值、英国国内的通胀压力较大以及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评估退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市场预期本次英国央行维持利率的决定将大大提升了8月英国利率会议采取进一步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美国消费和通胀数据向好,6月零售和食品销售增长超预期0.1%,核心CPI同比变化2.3%,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受到经济数据改善和英国政局逐渐稳定的影响,上周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股市和债市收益而黄金等避险品种受到打压。上周美国和欧洲股市均有上涨,美债收益率也全面向上。此外,上周经济数据公布后,美国利率期货显示9月加息概率21%、11月加息概率23%、12月加息概率44%,美联储加息概率较上周继续上升。
英国退欧以来,市场弥漫的避险情绪在上周终于有所收敛,黄金也迎来了一波下跌调整。我们认为,本次黄金价格调整幅度较大的原因在于:第一、市场此前对全球主要央行货币宽松的预期太满,英国退欧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今年不降息、欧洲日本央行进一步货币宽松甚至“直升机撒钱”。而上周英国央行“不降息”的决定刺破了宽松预期的一个气球,市场风险被释放了出来。第二、在英国退欧影响逐步稳定的背景下,美国国内通胀数据向好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稳定,使得美联储今年加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很有可能会刺破更多的“宽松气球”,使得黄金进一步承压。当然,就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情况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的基调依然不会改变,在大的方向上我们认为今年的黄金市场的表现仍然较为乐观,但在短期操作上也不能将政策利好的预期打的太满,以防止带来“不及预期”的风险。
从贷款投放节奏看,如2016年新增计划量与去年持平,则上半年信贷投放已完成全年计划65%,季度投放比例预计为4/2.5/2/1.5。从结构来看,以按揭为主的个贷中长期贷款及以基建、政府类贷款为主的对公中长贷构成新增贷款主力,增量均为2.62万亿,占比均为35%。票据融资恢复性增长,增加7455亿元。趋势看经济下行期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低风险按揭贷款预计将持续增长;对公基建与政府类贷款投放地方根据项目进度呈现较大幅度月度波动。同时,债务置换也对月度增量构成较大影响,6 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03 万亿元,其中定向置换1,093 亿元,发行量比5 月大幅回升,债务置换的大幅回升将压低信贷和社融增速,此外考虑到财政部要求公开发行置换债券资金要及时用于偿还存量债务也会对信贷和社融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表外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环比回升带动社融增量超预期,具体表现为两点:1)6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63万亿元,同比少增2091亿元,但环比5月6599亿元大幅回升接近1万亿元。2)新增人民币贷款1.38 万亿元是主因,此外由于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新增-2722亿元,环比5月-5066亿元有所回升;而委托贷款增加172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809亿元,环比均有小幅回升;直接融资也迎来反弹,由于前期信用风险暴露的影响逐步消化,企业债券融资环比5月-397亿元大幅回升至2009亿元。
此外,M1再创新高,M2环比持平;M1M2剪刀差持续扩大。6月份人民币存款季末高增长2.46万亿元,同比少增3808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53万亿元,同比少增5660亿元。考虑到贷存比考核取消、贷款增速放缓及表外派生压缩,存款增量放缓。M2同比增长11.8%,环比同比持平,15年2、3 季度央行救市大幅注入流动性导致M2 基数偏高可能是部分原因;M1同比增长24.6%,可能是由于地产销售旺盛按揭贷款加速投放、地方债置换加速偿还存量债务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和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按分项看,三大产业同比增速中第一、二产业均较16年第一季度有所回升,第三产业略有下降。第一产业同比增速3.1%,较前值上升0.2%,第二产业同比增速6.1%,较前值上升0.3%,第三产业同比增速7.5%,受去年高基数影响,较前值回落0.1%。
风险提示:周刊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