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

资讯中心

资讯
首页 > 资讯

国泰基金“泰周刊”<第28期>

来源:国泰基金

上周市场回顾(2016.08.01~2016.08.05)

· 市场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收于 2976.70 点,下跌 0.09%;深证综指收于 1941.61 点,上涨 0.00%;沪深 300 指数收于 3205.11 点,上涨 0.04%;两市股票累计成交 1.93 亿元,日均成交量较上周下跌 6.09%。 

· 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表现最好的板块依次为房地产、钢铁、商贸零售,表现最差的依次是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家电;过去 4 周涨幅最 大的依次是房地产、银行、商贸零售,表现最差的依次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计算机。


                 图1:行业涨幅比较图(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image003.png

数据来源:Wind


国泰旗下产品业绩回顾

· 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杨飞管理的国泰估值优势(160212)国泰金龙行业(020003)国泰中小盘成长 (160211)最近 1 年的业绩在 470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分别位列同类第 1、第 2 和第 4;周伟锋管理的 国泰金鹰增长(020001)国泰价值经典(160215)最近 1 年的业绩在 470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 10%;周伟锋与彭凌志共同管理的国泰互联网+(001542)最近一年的业绩在 125 只标准股票 型基金中排名同类第 2;

· 指数基金方面,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基金(160222)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分级 (160221)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387 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 5%;

· 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国泰信用互利分级债券(160217)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174 只一级债基中排名前 10,国泰双利债券(A 类 020019,C 类 020020)在 268 只二级债基位列同类前 10;

·  QDII 基金方面,国泰纳斯达克 100(QDII,代码:160213)最近 1 年业绩在 73 只 QDII 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 4;国泰境外高收益债(QDII,代码:000103)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17 只 QDII 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 3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6-08-05;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未来A股市场展望

国外方面,美国仍处加息通道,“ 9 月不加息,12 月加息一次”已成市场预期,美国刚披露的 7 月非农数据超预期, 强化了这一判断。国内方面,经济平稳,通胀暂缓;政治局会议重申“抑制泡沫”,短期内货币宽松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而新 股发行时间快于预期,募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今年银行股 IPO 节奏加快成看点。近日,“一行三会”监管趋严,“抑制金融投 机”和“打击违规套利”成为监管,将“从严监管”放在首位。国内方面,当前经济平稳,通胀暂缓,一线房价高企,存在 结构性价格扭曲;政治局会议重申“抑制泡沫”,短期内货币宽松的概率进一步降低。近期,一行三会频频出手,进一步加强 金融监管。而资金需求则不断加快,7 月 22 日证监会批准年内第 11 批新股发行,发行家数达 14 家,超过了今年以来每批 (6-13 家)发行的上限,总募集资金接近 120 亿元,且同一批中有 2 家银行 IPO,新股总募集额继续攀升。增减持方面, 上周维持净减持,累计净减持 33.96 亿,存量消耗格局并未发生变化。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监管政策长期利好 A 股市场,但短期内风险事件有集中爆发的可能性,下半年市场大概率仍以结构 性行情为主。行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以“估值业绩匹配”角度配置医药、乘用车、食品饮料、家电等板块;主题方面,推 荐“G20 主题、供给侧改革中的煤炭水泥、国改等。

未来债券市场展望

上周资金面维持均衡态势。银行间隔夜回购较 29 日上行 0.29BP 至 2.0397%,7 天回购下行 9.93BP 至 2.3876%。上 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 3750 亿逆回购操作、6100 亿逆回购到期,所以上周央行净回笼 2350 亿元。二级收益率方面,短 端受资金面影响收益率有所下行,1 年期国开债下行 5.29BP 至 2.29%,长端受宏观经济影响有所上行,10 年期国开上行约 0.30BP 至 3.16%。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以维稳为主,债市慢牛的基础稳固,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或将震荡上行。短 期来看,在宏观经济疲弱、金融数据下行背景下,大部分资金会流入债市。目前,资金面较为充裕,央行顺势逐步回笼流动 性符合市场预期,但不会对货币利率有大幅影响。整体来看,资金面短期压力不大,央行维稳资金面意愿较强,预计后续流 动性将延续适度宽松态势。长期来看,下半年考虑到房地产逐步回落、通胀回落、去产能力度加大、外需不确定性加大等因 素,经济可能再次向底限靠拢,届时或将还会有新的宽松。

未来海外市场展望

上周,受美国宏观数据向好的提振,全球风险偏好有所回升。权益市场方面,美英股市反弹,其中标普再创记录新高, 日股下跌,欧洲和中印韩等新兴市场股市维持震荡。大宗商品方面,因供给过剩担忧抑制原油价格,本周油价一度跌破 40 美元/桶后反弹,当周小幅收涨。因避险情绪有所消退,本周黄金下跌约 1%左右。外汇市场方面,受美国 7 月强劲非农数据 的支撑,美元指数上周大涨 0.53%至 96.2844,同时 12 月加息概率被推升至 46%左右。受美元走强的影响,在岸人民币当 周下跌 0.17%并失守 6.5 关口。债券市场方面,受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上升的提振,上周美债 2 年期和 10 年期收益率分别 上行 5bp 和 13bp 至 0.72%和 1.59%。

央行动态方面,8 月 4 日英国央行 7 年来首次降息 25bp 至 0.25%,符合预期;并扩大 QE 规模至 4350 亿英镑,略超 市场预期。英央行行长卡尼表示未来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但不支持负利率和直升机撒钱。

重要经济数据方面,上周美国宏观数据表现为消费数据向好,工业生产偏弱,就业市场超预期稳健。上周公布的美国 6 月 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 0.4%,好于预期,核心 PCE 同比增速维持在 1.6%;6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降,但扣除飞机国防的核心 耐用品环比增速提升至 0.4%;7 月 ISM 制造业 PMI 微降至 52.6。美国 7 月新增非农就业 25.5 万人,远超预期,失业率维持 在 4.9%,时薪同比 2.6%,保持 2009 年以来最快增速。在强劲的 7 月非农就业发布后,期货市场显示 9 月和 12 月的加息概 率分别上升至 18%和 46%。上周日公布的中国 7 月外储下降 41.5 亿美元,降幅小于市场预期,或与中国经济 L 型企稳、海外 风险加大和资本流出难度增加有关。 

未来黄金市场展望

上周国际现货黄金价格走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在美国二季度 GDP 不及预期和英国超预期宽松政策的利好下一路向上, 最高曾触碰 1367 美元的高位;但随后在靓丽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打压下,金价急转直下,瞬间跌破了 1350 美元的整数 关口,最后收在 1336.53 美元/盎司,全周下跌 1.04%。上周四,受到英国国内经济需求下滑影响,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 率由 0.5%降至 0.25%并实施一系列量化宽松政:扩大 QE 规模 600 亿英镑至 4350 亿英镑、购买 100 亿英镑公司债券以及 4350 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英国央行此次的降息举动一方面是是受到英国退欧的影响,但更多是来自于近期英国经济需 求端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失业率趋于上升,商业活动信心下降和投资情绪较为悲观等因素。因此英国央行为了提振经济,提 前行动给出了宽松大礼包。8 月 6 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 7 月的非农就业数据,非农部门新增就业 25.5 万人,大幅超出预期 值 18 万人。靓丽的非农数据使得市场预计 9 月和 12 月加息的概率大增,美元指数立即飙升约 0.5%,黄金跌幅则超过了 1%。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官方就业率持续改善,但新增就业结构依然失衡:和金融危机前相比,近期美国 新增就业仍然集中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行业中,中等收入和高收入行业的就业改善幅度依然有限。

美国非农新增就业数据从 5 月的“意外惨淡”,到 6 月和 7 月的大幅“超预期”,前后剧烈的波动使得市场对美联储的加 息预期趋于混乱。美国方面,随着美国就业形势与薪资水平趋向稳定,核心 CPI 上行,我们预计美联储今年年底之前会选择 加息 1 次,这将符合我们对美国今年会“保持平稳缓慢的加息节奏”的判断。全球方面,世界经济复苏受阻的隐忧却并未消 除,尽管目前美国就业数据强劲,但其他全球央行却正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宽松计划,这将在短期内限制美联储的升息意图。 黄金趋势方面,受到非农数据的利空影响,黄金近期或陷入盘整,但随着英国等全球各大央行争相施行货币宽松和欧洲再爆

黑天鹅事件的隐忧未散,黄金的抗通胀和抗风险的功能将会持续吸引投资者,这也会增加黄金的需求量,上周全球主要黄金 ETF 持仓量的激增也佐证了这一点。

一周要闻回顾

·《2016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

央行 2016 年 8 月 6 日发布《2016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 2016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消费稳定增长,进出口降幅收窄,企业效益有所回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就业基本稳 定,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复苏不及预期贸易保护主义抬 头,地缘政治更趋复杂,英国脱欧的影响还将持续。中国经济新的动能正在积聚,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下一阶段将继 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报告》中明确指出,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 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因此,需要关注政策工具运用中可能产生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密切关注 内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保持货币金融环境中性适度。

 ·中国 7 月外汇储备 32010.5 亿美元,环比小幅下降 41.5 亿美元。以 SDR 计价的外汇储备 22973.31 亿,环比小幅上 升 60.38 亿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 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等。英国脱欧之后美元和日元受全球避险 情绪升温影响走强,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和兑一揽子货币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和 2016 年 1 月比较,7 月人民币汇率贬值 对资本市场冲击较弱,并且人民币在受到冲击后回调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汇率按照央行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运作,市 场易于形成良好的预期。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自 2016 年 8 月 15 日起,对在境内与客户展开远期售汇业务的境外金 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为 20%,防范资本的大额流出和跨境套利行为。未来国内经济基本面平稳,通货膨 胀率在 2%上下波动,依然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风险提示:周刊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 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 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 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末.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