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客服|![]() |
上周上证指数收于3002.85 点,下跌2.47%;深证综指收于1980.25 点,下跌2.69%;沪深300指数收于3238.73点,下跌2.39%;两市股票累计成交1.31 亿元,日均成交量较上周下跌15.36%。
· 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表现最好的板块依次为房地产、餐饮旅游、电子元器件,表现最差的依次是有色金属、煤炭、国防军工;过去4周涨幅最大的依次是餐饮旅游、电力及公用事业、建材,表现最差的依次是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商贸零售。
图1:行业涨幅比较图(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
· 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杨飞管理的国泰估值优势(160212)、国泰中小盘成长(160211)和国泰金龙行业(020003)最近1年的业绩在47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分别位列同类第1、第2和第3;周伟锋管理的国泰金鹰增长(020001)和国泰价值经典(160215),以及申坤管理的国泰成长优选(020026)在47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排名同类前10%;彭凌志管理的国泰互联网+(001542)在132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10%;程洲管理的国泰聚信价值(A类000362,C类000363)今年以来的业绩在75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位列同类10%左右;
· 指数基金方面,国泰上证180金融ETF(510230)及联接基金(020021)、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基金(160222)和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分级(160221)今年以来的业绩在386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15%;
· 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国泰信用互利分级债券(160217)今年以来的业绩在174只一级债基中排名前10%,国泰双利债券(A类020019,C类020020)在267只二级债基位列同类前5%;
· QDII基金方面,国泰纳斯达克100(QDII,代码:160213)最近1年业绩在73只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25%;国泰境外高收益债(QDII,代码:000103)今年以来的业绩在17只QDII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3。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6-09-14;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外围方面,上周公布的美国CPI与核心CPI均好于市场预期,需要关心本周周三日本议息会议、周四美联储议息会议。日本议息决定预期维持不变,但预计会调整国债购买结构。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不大,仅为12%,12月加息概率为55%,目前鹰派成为主流言论,需要关注本次议息会议中耶伦是否会释放更多的加息信号。
国内方面,上周央行重启28天逆回购,回购利率为2.55%,主要目的首先是解决跨节的资金压力,其次是提升资金成本,降低债市杠杆。同时中报披露完毕,A股解禁规模有所上升,本周解禁规模970亿。8月金融经济数据均向好,表明经济有企稳迹象,随着之后CPI回升、PPI年底前预期转正,A股非金融企业三季报利润增速改善,四季度经济数据将持续向好,分子持续改善。分母方面风险偏好仍然较低,市场争论的“流动性拐点”仅为前期过度宽松预期的修正,利率可能短期回升。
展望未来,今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意大利宪政改革公投、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等海外风险依然存在,因此我们维持A股区间震荡的判断。未来业绩确定性强并且明年业绩增速较高的个股仍为下半年投资主要基调,我们建议关注电子、园林、环保等相关板块。
上周资金面保持均衡状态。银行间隔夜回购较9日上行3.56BP至2.1586%,7天回购上行30.05BP至2.6182%。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7100亿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2700亿元,所以上周央行净投放4400亿元。二级收益率方面,短端受资金面影响收益率有所下行,1年期国开债下行0.01至2.25%,长端受宏观经济影响有所下行,10年期国开下行约1.58BP至3.12%。
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但是从居民可投资资金角度看商品房销售面临放缓,土地成交面积较低最终将拖累房屋新开工,房地产投资也可能相应下行。供给侧改革导致的工业品低库存和工业品价格上涨难以持续,随着房地产为核心的需求再次放缓,工业品库存可能再次累积,工业品价格可能再度回落。“资产荒”是去年到今年推动债券收益下行的核心逻辑,但在货币政策放松缓慢的制约下,市场关注焦点转向资金成本的变化。在货币政策放松较慢的环境中,反脱媒和存款活期化趋势仍会逐步压低银行资金成本和债券利率,债券的慢牛格局依然延续。长期来看,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偏弱,在制造业低迷、基建投资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长已经出现疲弱,总体来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仍将较为稳健,央行维稳态度明确,加上去杠杆升级,债市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中长期或将维持震荡态势。
继上上周五美股暴跌以来,上周全球Risk Off模式仍在延续,除美股之外的各类风险资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权益市场方面,上周美股标普500和道指走平,但纳指在苹果等科技股带动下单周强劲上涨2.3%,领跑全球。受德银140亿美元罚单影响,德国DAX指数本周大跌2.8%,亚太股市亦纷纷下挫补跌。大宗商品方面,因美元走强、伊朗增产导致原油供需基本面恶化,黄金和原油上周双双下跌。外汇市场方面,因上周五美国8月通胀数据靓丽,美元指数上周上涨0.71%并收于96关口以上。债券市场方面,主要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渐趋平稳,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3bp至1.70%。
央行动态方面,上周一美联储官员Brainard释放鸽派信号,表示在全球风险消退之前,美联储应“观察并等待”,和之前Rosengren的鹰派言论形成明显对比。上周四英国央行会议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基本符合预期,但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降息可能。
重要经济数据方面,上周发布的美国主要经济数据略有参差。上周四公布的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3%,为近半年来首次收缩,不及预期的下降0.1%,表明美国国内需求降温;同日公布的美国8月工业产出环比下滑0.4%,同样不及预期,进一步削弱了美联储9月加息预期。但上周五公布的美国8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3%,双双高于预期,带动12月加息预期有所升温。目前期货市场显示9月加息概率仅为20-22%,但12月加息概率略高于50%。
展望本周,市场将迎来多个重磅事件。本周三(9/21)日本央行将召开9月货币政策会议,目前其内部成员并未对决议内容达成一致,市场对此预期也较为混乱。8月时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曾称,将在9月货币会议上对利率政策进行全面评估;本周四(9/22)美东时间下午2点,美联储FOMC将宣布利率决定并发表政策声明,随后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鉴于在静默期前美联储官员释放的鸽鹰信号难辨,加上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将大概率将在9月按兵不动,并将加息时点推延到年末。此外,在重要经济数据方面,本周仍有欧元区7月贸易收支(9/19)、美国8月新屋开工率、营建许可(9/20)等数据值得关注。
上周,在美国靓丽CPI数据的压力下,国际黄金价格震荡走低,黄金现货上周下跌1.38%至1309.72美元/盎司,波动率较上周有所下降。美国方面,上周五(9月1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8月核心CPI年增长率2.3%,创下2008年9月以来最高,且连续10个月位于美联储2%的目标位上方。分析指出,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美联储最青睐的判断通胀指标性数据,尽管本次报告并不足以促使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加息,但年底加息的概率确实会因此而增加,且明年加息的步伐恐会加快。报告公布后,靓丽的CPI数据提振了美联储加息预期,市场将对下周会议升息的押注从12%小幅提高至15%,对12月升息的押注从略高于47%提高至近52%,美元指数短线急升,最高触及95.94;欧元、英镑、加元等非美货币,以及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则纷纷下跌。而在核心CPI报告之前,美国公布的8月零售数据和PPI数据疲弱也未能明显提振金价。数据显示,美国8月零售销售率下降0.3%,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萎缩,不及萎缩0.1%的预期,前值修正为上升0.1%,核心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1%,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增长0.2%,显示目前金价在高昂的加息预期压力下,已无法再创新高。欧洲方面,英国央行以9-0投票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0.25%不变,维持央行资产购买规模4350亿不变,符合预期,但市场人士仍然预计在11月份的英国央行会议上将出现15个基点左右的降息。此外,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升导致了部分黄金投资者紧张不安,根据统计,全球最大黄金ETF的持仓量已从7月至8月高点的980多吨,跌至当前的940吨左右,降幅达到40余吨,显示投资者认为近期美元资产比黄金资产更具吸引力。技术分析方面,黄金现货震荡行情仍在延续,1350美元整数关口的压力和1300美元整数关口的支撑都十分明显,但均线持续走弱,后期震荡中枢或下行至1320美元左右。
今年11月是美国总统大选期,由于美联储官员通常并不希望卷入政治话题,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本周的会议将是大选前他们最后的加息机会。分析本月加息概率来看,宏观数据方面可谓喜忧参半:正面因素包括近期就业和通胀数据都比较靓丽,显示美国目前的就业和通胀都处于较好的状态,较为符合联储的预期,以及英国退欧也并未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负面的因素则包括GDP增长不及预期和就业数据波动较大。联储官员的态度则立场分化较为明显,让市场有些摸不着头脑,联储主席耶伦和部分联储官员认为虽然经济取得进步,但改善有限,美联储应谨慎等待更多的经济复苏信号出现,不该过快加息;而副主席费舍尔为首的鹰派官员则倾向于尽快加息以恢复美元的强势。由于议息会议前的缄默期,我们无法获得更多的官员发言内容,但根据近期几位联储官员的表态,大部分官员还是倾向等到年底12月再加息。因此综合分析,9月加息的概率依然很低,12月或许才是注定的加息时刻。
8月新增社融总量为1.47万亿,较上月大幅回升,同比增长12.3%。信贷数据方面,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由于7月贷款增量较低,8月新增贷款回升符合预期,但结构依然堪忧。环比看,个人短贷季节性恢复,长贷占比保持上月节奏,按揭依然是投放助理,地产狂热情绪浓厚。对公短贷持续两个月下降,对公中长期贷款由正转负,季节性因素有一定影响,但供给方银行惜贷难改,需求方企业投资需求薄弱、贷款难度依然较大。票据上月由于金融监管大幅减少,本月恢复正常,出现明显回升,有效需求依然偏弱。非银贷款非季节性增加,可能是向非银金融机构放款(含向非银金融机构的日常拆放)或者是银行自营资金购买SPV(比如资管、信托计划、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考虑到下半年货币政策趋于稳健,银行贷款投放节奏趋缓,经济持续L型筑底,预计贷款增速放缓,结构较难出现大的改善。
8月末,M2同比增长11.4%,环比高1.2%,同比低1.9%;M1同比增长25.3%,环比低0.1%,同比高16.0%。M1M2剪刀差为13.9%,环比小幅下降,剪刀差依然处于历史高位。由于去年7月救市资金大规模投放造成基数较高,M2受基数原因环比改善,同比继续处于下降通道。8月下旬及9月初,央行重新开启14天、28天逆回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银行间利率小幅回升,从而提高银行资金综合成本,市场普遍预期与推动金融体系降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有关。
·美国零售数据不及预期,但CPI超预期
8月零售不及预期。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零售环比增幅为-0.3%,不及预期的-0.1%。不过,上月的环比增速由0.0%上修至0.1%。
8月通胀好于预期。上周五(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环比增长0.2%,好于预期的0.1%,相比上月的0.0%更是明显改善;CPI同比增长1.1%,好于预期的1.0%,同时高于上月的0.8%。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增速更高,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2.3%。数据公布后,黄金大跌,而美元上涨。
风险提示:周刊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 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 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 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